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在,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根本。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中國創造,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加快發展的中國智能制造將為鞏固實體經濟根基,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近日,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主辦的“走進新國企 中國智造品牌行”活動走訪了四川、重慶、湖南三地,實地探訪四家央企的智能制造之路,從“華龍一號”到F級50兆瓦重型燃機,從DCT自動變速器到全球最大的電力機車生產廠房,探尋科技創新背后的中國力量。
智能制造助力轉型升級
與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同在成都市,還有一家大型能源裝備制造企業,它就是我國唯一一家總部設在西部地區的中央企業——東方電氣集團。
在東方電氣的數字化無人車間,入口處記者看到幾臺AGV小車,也就是智能機器人,正忙碌地進行物料運輸,它們靈活地向左向右轉,將物料精準及時地運往各個工位,這些AGV小車與立體貨架、堆垛機、輸送機共同配合,完成整個車間的物流全覆蓋,極大地提高了倉儲物流的效率。
往前走,來到無人工廠的核心區——葉片加工黑燈產線,“華龍一號”的葉片也是從這里生產出來的。“AGV小車已經將物料送到產線上,每支葉片都有二維碼和身份碼,識別之后,將各種工藝的參數及時下發機床,讓機床知道該做什么,通過數控程序,進行自動化加工,如果有磨損或者偏差,我們還有在線檢測的工序,在加工過程中進行補償。”東方電氣集團工藝部副部長易泰勛向記者介紹。整條生產線實現了24小時無人干預連續加工,人均效率提升650%,能源利用率提高47%。設備利用率達到90%,能源利用率提升47%。
在無人車間的數字孿生長廊,這是數字孿生技術首次在葉片加工領域得到大規模的應用。通過5G技術以及智能傳感計算機的應用,將整個產線的數據進行采集,可以對設備進行預測性的維護,對加工工藝也可以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除了數字化生產,易泰勛還為記者介紹了數字化營銷系統和數字化服務系統。用戶可以自行選好參數進行在線下單,這些數字訂單發送到工廠,工廠再把生產任務分配給設計部門,形成參數模塊,再發送給機器,運用高級計劃排程,開啟數字化制造。產品生產好后,就形成了智慧產品,“我們將各個機組的數據進行采集,讓用戶直觀地了解機組運行的狀況,并且還可以進行專業診斷,每個月我們都會向用戶發送診斷報告,當葉片或者任何部件需要更換的時候,用戶可以一鍵下單,這就回到了營銷系統,實現了我們從營銷到設計、生產到服務的全生命周期的數字驅動。”易泰勛說。
智能化滲入生產的各個環節,對營銷、生產、服務進行了效率和質量雙提升,這樣的智能化數字車間在東方電氣集團有13個,它們極大地改變了工廠的生產方式,實現了中國制造向智能制造的飛躍。
有了這些硬核科技的加持,東方電氣也推出了一批大國重器:白鶴灘水電站左岸的8臺機組,每臺都是世界最大的百萬千瓦級機組;F級的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其制造難度之大,技術含量和材料要求之高,被稱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這也標志著我國的重型燃氣輪機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