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陳景秋
“1000個日夜的奮斗,終于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國產化首臺150兆瓦大型沖擊式轉輪下線。”5月16日,150兆瓦大型沖擊式轉輪項目研發(fā)人員、東方電機研發(fā)中心副主任何啟源在朋友圈感慨道。
當天,我國自主研制的首臺單機容量最大功率150兆瓦級大型沖擊式轉輪在四川德陽成功下線,標志著我國高水頭大容量沖擊式水電機組關鍵核心技術國產化實現(xiàn)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創(chuàng)新的背后有哪些鮮為人知的知識產權故事?
大轉輪實現(xiàn)從無到有
沖擊式水輪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機型之一,其中,轉輪被視為機組的“心臟”,是攻堅克難的關鍵所在。由于轉輪可靠性要求極高、制造難度大,此前,核心技術一直掌握在外國少數(shù)廠家手里。
作為電力裝備領域的央企,東方電機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了相關技術研發(fā),不過囿于當時研發(fā)條件以及核心技術被“卡脖子”,轉輪的研發(fā)進展緩慢。自2019年開始,東方電機全力組織開展高水頭大容量沖擊式水電機組關鍵技術研究,力爭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
沖擊式轉輪造型獨特,結構復雜,每一步調整都非常精細。使用常規(guī)造型軟件建模,一個水斗模型搭建耗時長達2周,為此,提升造型設計速度成為研發(fā)團隊亟待突破的“第一關”。為了縮短三維造型設計時間,2020年,東方電機研發(fā)團隊開始嘗試自主開發(fā)造型軟件,從源頭上解決快速準確建模難題。原來耗時2周的水斗造型設計,如今自主開發(fā)的造型軟件15分鐘即可完成。
轉輪的結構設計也是團隊攻堅克難的方向。設計團隊驗證分析了一百多個方案,優(yōu)化了轉輪三維高階復雜曲面造型,優(yōu)化應力分布,確保轉輪循環(huán)疲勞壽命不低于15億次,轉輪水斗每秒承受高速水流沖擊范圍37.5次至637.5次,解決了大型沖擊式轉輪結構設計方面的難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5月16日,國內首臺150兆瓦大型沖擊式水輪機轉輪在四川德陽成功下線,標志著我國沖擊式水輪機核心部件實現(xiàn)了“零”的突破。依托150兆瓦級大型沖擊式轉輪國產化項目,東方電氣沖擊式轉輪水力開發(fā)、造型設計等實現(xiàn)了完全自主化,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
“能夠參與這種重大項目,是我輩青年的榮幸,見證轉輪下線,令我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這也更加激勵我們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研發(fā),為大國重器研制奉獻更多青春力量。”東方電機焊接工藝高級工程師金寶表示。
核心專利是底氣
在東方電機水力試驗臺的陳列架上,并排放置著7個外形相似的沖擊式機組轉輪模型,它們從100余個設計方案中脫穎而出,其中近30件專利證書成為150兆瓦沖擊式轉輪國產化最直接的印證。
“一種沖擊式水輪機水斗根部造型方法”“一種沖擊式水輪機水斗固有頻率調整方法及結構”……沖擊式機組轉輪是機組能量轉換最核心的部件,也是受力情況最復雜的部件。轉輪受到的載荷具有明顯的沖擊特性,對轉輪的剛強度、動力特性、動應力控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們每一步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步試出來的?!睎|方電機研發(fā)中心強度設計高級工程師周俊鵬說起這些專利背后的故事,如數(shù)家珍。由于沒有設計制造的經(jīng)驗,在初始設計方案中,國產化新轉輪的造型設計盡量和國外轉輪保持相似。通過仿真分析,研發(fā)團隊發(fā)現(xiàn),新轉輪的固有頻率和國外轉輪相差不大,但受力最為復雜的水斗根部動應力水平相對較高,與前期的試驗數(shù)據(jù)相差較大,不符合產品的標準要求。
研發(fā)設計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從無到有、從“0”到“1”的國產化研發(fā)尤甚。主研人員早已做好了反復失敗的心理準備,但是在經(jīng)過多輪次的結構優(yōu)化后,動應力水平仍然沒有達到預期。
“新轉輪的工期緊張,每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都是經(jīng)過多次討論確定下來的,上道工序的完成情況直接影響下道工序的推進,甚至影響整個工期。眼看時間節(jié)點越來越近,我們真是心急如焚?!敝芸※i說。
靈感的噴涌,源自于無數(shù)次探索的積累。經(jīng)過上百次的方案優(yōu)化后,終于在一次綜合評審會議上,主研人員反復討論,決定打破國外設計思維,大膽提出一種新的水斗根部造型方法及水斗背部的設計方案。
新的造型思路是否可行?懷著緊張與期待,主研人員立即進行了仿真分析。數(shù)據(jù)顯示,新轉輪水斗根部的動應力水平降幅明顯,應力分布更加均勻,動應力水平及錯頻裕度都達到了產品標準要求?!澳且豢涛覀兏械角八从械妮p松,大半年的努力付出終于有了一個結果,新轉輪研發(fā)終于進入下一階段。”周俊鵬笑著說。
成果不是終點是起點
2022年11月,150兆瓦級大型沖擊式轉輪水力模型通過驗收;2023年5月,150兆瓦級大型沖擊式轉輪成功下線……東方電機水力設計工程師謝可為是親歷者和見證者?!翱吹睫D輪下線,就像看到小鳥破殼而出、展翅高飛,心中非常激動和自豪!”
“國產化新轉輪的成功研制只是向沖擊式機組邁出的一小步,沖擊式機組還有很多未知的問題等待探索。我們將以此為起點,不斷增強專業(yè)素養(yǎng),為后續(xù)機組的研制貢獻自己的力量。”周俊鵬表示。
“服務國家戰(zhàn)略,是央企必須承擔的責任與使命?!睎|方電機專業(yè)總師馮濤堅定地說,“150兆瓦級大型沖擊式轉輪的下線,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它使我們邁向更高水平、更大目標的步伐更堅定、更穩(wěn)定?!睎|方電氣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聯(lián)合創(chuàng)新,攜手國內能源企業(yè),共同推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500兆瓦沖擊式水電機組工程示范應用,接續(xù)開展700至1000兆瓦級高水頭大容量沖擊式水電機組研制,而這背后,專利必將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