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浪潮助推“大國重器”向“智”而行
2023-11-06 □記者 陳涵旸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圖為東方電機國內首臺自主研制的單機容量最大功率150兆瓦級沖擊式水電機組轉輪。 資料照片
來去自如的AGV智能搬運機器人、智能化的無人車間加工生產線、靈活工作的焊接機器人……這是《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在全球最大的能源裝備制造企業集團之一的東方電氣集團所屬企業多個廠區采訪時看到的情景。在舉世矚目的白鶴灘、自主G50重型燃機等一大批“大國重器”誕生的背后,是制造業加速智能化轉型的革新力量。
記者走進位于四川德陽的東方電氣集團所屬企業東方汽輪機廠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安靜、整潔的現代化廠間,這里沒有傳統工廠的喧囂轟鳴,只見一臺臺搭載著預設線路指令的藍色AGV小車在無人車間穿梭行駛。隨時“待命”的小車承擔著運輸物料的職責,通過設定程序與指令系統智能協同配合,“藍色”血液為維持無人車間24小時的正常運轉精準輸送著“養分”。
“這是國內首個葉片加工無人車間及首條黑燈產線,用時8個月時間,應用5G、工業互聯網、數字孿生、機器視覺等先進數字技術,以數據驅動智能物流配送、機器人協同、自適應加工、在線檢測,實現24小時連續加工,無人干預。”東方汽輪機葉片分廠副廠長曾敬平說,目前無人車間的設備利用率達到90%,能源利用率提升47%,人均效率提升650%,質量穩定性由92%提升至99%。
距離廠區不遠處,建有全球首個定子沖片綠色“無人車間”。在這里,同樣有一條高智能化、高自動化的生產線:擺放在車間的橙色機械臂正在工作,它們正不分晝夜生產著發電機組的核心部件定子沖片,而無論是原材料沖壓、去毛刺、粉塵清洗和涂漆等工序,都是依靠精準的機械設備與預先設定的智能指令完成的。
據介紹,傳統的生產管理完全依賴于人工調度,基本都要手工操作,勞動強度大、粉塵污染重、環保壓力大。東方電氣集團所屬企業東方電機建成的數字化車間,設備全部實現自動化升級改造,機器人大量取代人工操作,全面推廣環保水溶性漆刷工藝和熱能循環利用等技術,實現了以數據驅動為核心的新型制造和運營模式,真正實現了從人機協同生產到智能生產制造的蛻變。“所有流程和數據都可以在無人車間的‘心臟’中央控制室系統中顯示,包括車間生產信息、設備狀態、質量等情況。”東方電機數智部副部長蔣彥坤告訴記者。
從定子沖片綠色“無人車間”離開,搭乘擺渡車可來到東方電機大型清潔能源裝備重型制造數字化車間,一下車就看到一座長約400米,寬36米,高33米的巨大車間廠房。在這里,正以一流的加工設備、超大的規模和超強的制造能力創造著國之重器的一個個奇跡。三峽、溪洛渡、白鶴灘等巨型水電機組,華龍一號、國和一號核能發電機重要部件等都來自這間被譽為“中華第一跨”的廠房。
在車間內,原本繁復、精密的焊接工作已經能夠交給機器人來完成,實現了工人從“操作員”到“監督員”的身份轉變。機器人智能焊接集群可將焊接技術與5G、自動化控制及物聯網技術有機融合,實現了機器人焊接的集群控制和數據驅動,改善了焊接工人的工作環境,提高了焊接質量。
作為能源裝備制造業的龍頭企業之一,東方電氣集團正逐漸向數字智能化轉型發展,而這也是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