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潔能源裝備、冶金裝備、鉆采裝備為主,從材料端到產品端、服務端,四川德陽裝備制造產業體系完善,承擔著全國60%的核電產品、50%的大型電站鑄鍛件生產。今年前三季度,德陽市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3%。
以前“厚重”的裝備制造產線,現在正因數字賦能變得輕盈。在東方汽輪機無人車間,設備信息、生產信息等關鍵數據匯集到執行系統,經過智能分析驅動生產。“數字賦能后,車間設備利用率高達90%,能源利用率提升47%。”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數字化與智能制造部副部長徐健告訴記者。
同樣位于德陽市的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廠房內,定子沖片綠色無人車間可將生產過程中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降低70%以上。不僅如此,無人車間還可以把產品生產的完整碳足跡記錄下來。
“數字化轉型應該以實際需求為導向。”東方電機數字化推進辦公室副主任李浩亮介紹,定子沖片等關鍵零部件是發電裝備制造領域生產模式最傳統、作業強度最高、數字化轉型需求最迫切的部分,應優先攻克。“解決了緊迫需求,再總結為其量身定制數字化轉型的成功經驗,找到共性,為其他個體差異巨大的生產單元量身設計轉型方案。”
探索轉型之路漫長,政策支持至關重要。近年來,德陽市印發《關于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的實施意見》等文件,設立了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項目專項資金池,為轉型提供保障。
“通過對標先進經驗,我們意識到,要推進數字化變革,變革管理模式很重要,信息技術、工業技術、管理技術和數據技術都需要深度融合。”李浩亮介紹,在德陽,已有越來越多裝備制造企業制定數字化建設總體規劃,以管理提升為數字化轉型鋪路。
“邁向數字化,傳統制造業持續煥發生機。”德陽市經信局副局長張貞龍介紹,截至目前,德陽市完成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項目71個,在建數字化改造項目86個。
在裝備制造領域,高端代表著競爭力。德陽思遠重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節直徑超過10米的大“圓柱”橫臥,這是修建地鐵、打通隧道的重要裝備——盾構機。思遠重工董事長楊明介紹,現在企業已實現盾構機設備及部件全面國產化,還開發出多個高端新產品。
一項項高端產品的問世,是德陽市裝備制造業優勢提升的體現,離不開當地在相關領域支持政策的持續落地。針對企業提出的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需求,德陽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培育招引等方面出臺一系列措施,提供對接平臺并予以立項認可及經費資助。
近3年來,德陽企業累計攻克關鍵核心技術552項,其中72項達到國際一流水平、26項填補國內空白。德陽,正為大國重器領域鍛造更強支點。